早安!
您可能都聽過財務預測,甚至自己編制過。財務預測編制目的各有不同,不同的目的所要求的格式與嚴謹度亦有不同。基於公司自身需求(例如預算)所編製的財務預測,並無一定格式,只要能滿足自身需求即可。但涉及他人權益的情況,為避免藉由操控財務預測以達成個人目的,會要求以較客觀(可檢驗)的方式編制(例如股權價值評估)。看完這篇文章,希望能讓您瞭解:
財務預測的基本觀念。
財務預測的編制流程。
財務預測的關鍵變數。
基本觀念
法令規定
證券交易法第36-1條清楚載明並授權主管機關訂定財務預測應遵行事項之處理準則,主管機關則據以訂立「公開發行公司公開財務預測資訊處理準則」。這個準則揭示了幾個重點:
財務預測基本上還是依循一般公認會計原則的報表格式。
關於揭露、更新,以及會計師核閱規定與程序應依循相關規範(是有責任的呦)。
重要基本假設係應揭露事項(換句話說,不是愛怎麼假設就怎麼假設)。
過去有段期間企業很熱衷於發布財測,並造成一股亂象,經過主管機關大力整頓,有心人覺得無利可圖,又嫌麻煩後,反而盡量避免觸及須強制公開財測的條件。有時看到明明是公司管理階層跟記者講的話,事後又發布重大訊息澄清該消息是報派的,就是基於「公開發行公司公開財務預測資訊處理準則」第六條的規定,管理階層若不否認,就得編財測了。
財務預測編制是相當技術化,也相當主觀的工作,該準則未提供太多實務工作的指引。惟當面臨主管機關檢查或法院判決的情況時,是否遵行法規,就是重要的裁判依據。所以建議不論是否為公開發行公司,編制時均應避免違反相關規定。
可驗證性
財務預測既然是面對未來,未來不可控,不準是正常的,準的話就可以去算命了。如果只是經營一家小企業,基於營運規劃需求所編制的財務預測,估不準的後果自己擔,倒也沒必要討論過程是否合理,數字是否可驗證,惟若是公開發行公司發布財務預測,準不準可能大幅影響股價。要是有人利用這個漏洞,刻意誤導投資人,就是坑殺了。惟法規原則上僅處罰壞人,若當事人已盡力而結果不如預期時,不能由結果論去指責原編制財測有問題。而由事後第三方的觀點,如何判斷編制者是否盡力,就只能事先作一些規定,以達到會計上所謂的「可驗證性」。可驗證性就是當投入和流程一模一樣時,不同的操作者應該要能達到相同的結果。
實際編制時要達到前段所提及的「可驗證性」,重點就是要交待編制財測的重要基本假設。要讓第三者用同樣的基本假設重新編製,可得出相同的結果。「公開發行公司公開財務預測資訊處理準則」第15條,也揭示了這個規定。
具邏輯性
一般財務報表紀錄的是已發生的交易,著重的是「正確性」,財測無所謂「正確性」,但也不代表能亂編,財測重視的是「邏輯性」。首先應盡其可能的蒐集正常狀況下可以蒐集到的資料。這裡的盡其可能不是以編制者個人能力來衡量,而係以正常水準衡量。所以能力不足或預算不足,並非財測編制草率的好藉口。
我們可以將財測編制的過程想像成是一個嚴謹,且須將採用之資料與推論過程書面化的「費米推論」。所以雖然編制財測並不需要知道會計分錄如何處理,但基本的三大報表(資產負債表、損益表與現金流表)的概念還是要有。因為既然要做因數分解,各因數間的關係不瞭解是不行的,但只要具備「應收帳款=銷貨收入÷應收帳款週轉率」這樣的基本概念就好,並不需要多高深的會計知識。接下來更重要的是如何利用手邊既有資料,以邏輯性的方式推論。
如同前段所述,財測無所謂正不正確,即便事後有差異,也不能直接以事後結果評斷事前預測。能否讓財測閱讀者當下覺得「舒服」,就是很重要的一件事。人通常會對於陌生的事物感到恐懼,如何利用對方已知的資訊說明未知的事物,是降低對方恐懼與抗拒常用的方法。財測編制也是相同原理,如何將屬未來的財測分拆的夠細,讓財測閱讀者可由已知的資訊一步步跳到未知的結論,而中間的過程又讓對方覺得合理,就是財測編制的重點。
編制流程
由於編製財測時需拆分因子,倘用人工計算過於繁瑣且容易出錯,實務上通常會使用Excel表作為工作底稿。詳細記載工作底稿除了避免出錯外,另外也便於第三方驗證。當財測的編制係基於法令的要求時,詳細的紀錄更不可免,以作為未來主管機關補充說明的依據。
定義目的
財測編制可能基於不同的目的,例如公司內部專案效益評估、企業併購或無形資產評估等。不同目的之財測編制方式與範圍可能各有不同。編制財測前,首先應定義財測的使用目的。定義目的後,接下來則是列出欲達到目的所需解決的問題,並將問題予以拆分為因子。
例如定義財務預測的目的是評估新產品開發所帶來的效益,則因新產品開發所帶來的「增額」收入與成本如何估計,就是要解決的問題。接下來並針對收入、成本與費用做更細部的拆解,收入拆成數量與單價,成本與費用則拆成固定與變動,依項目別的不同,固定與變動可能在不同的生產數量範圍內轉換。另是否需要額外的資本支出或營運資金需求,資金來源是借款或增資,都會影響到財務預測的編制。
常看到一些比較粗糙的財測,成本與費用都是以一個特定基期(通常是前一個年度),乘上一個特定的成長(或減少)比例,有時候連編制者也說不出這個比例哪裡來的。因子拆得越細,得出的結論會更具說服力,當公司產品線多,甚至多角化經營時,用一個單一變數預測整間公司的財務表現,可能產生相當誤差,亦不利事後檢討。
設計模型
實際作業時,建議在Excel表的第一個Sheet,以樹狀圖列出針對問題所拆解的因子,這樣利於記憶財務預測模型的架構,也利於第三方快速瞭解財務預測模型的邏輯與架構。相關因子的定義與來源也可一併在此說明。
編制財務預測雖然不用多高深的會計專業,但對基本的財報架構知識還是得要有的。財務預測一般不用編制股東權益變動表,至於資產負債表、損益表與現金流量表則為必備。三張報表中,損益表與現金流量表是一段期間內流量的概念,資產負債表則是特定時間點上的存量概念。想像期初和期末各有一張資產負債表,損益表與現金流量表就是中間的變化。所以財測編制的起點通常是損益表,由損益表預估開始,再連動至資產負債表與現金流量表。
另預測的時間與頻率也要定義,頻率當然越高越好,只是頻率越高,編制成本也越高,且畢竟是預測,是否有其必要性也需考量,需在成本效益間取得平衡。常用的做法,可能採取逐期拉長頻率的方式,例如第一年採月計,第二年開始採季計,第三年之後才開始以年計算。
主要的結論(報表本身)需簡明扼要,公式不要設得太複雜,太複雜的計算建議切割為幾個步驟完成,以避免閱讀者混淆。可以用顏色標記儲存格的性質(例如黃色代表輸入數等)。輸入的數字至少要包含三攔,項目、單位與數額,才能完整的表達輸入的資訊。模型設定完成並可採用Excel表中之鎖定保護功能,避免資料被誤改。
關鍵變數
預估時通常會由幾個面向進行分析,以評估關鍵變數,分別是:
總體經濟評估。
產業風險評估。
標的本身評估。
管理。
市場地位。
競爭優勢。
財務評估。
獲利性。
現金流量。
營運效率。
資本結構。
實務執行時,常採用的方法包括:
T帳戶預測法(適用於資產負債表)。
銷售百分比法(適用於損益表)。
前面已說明過,預測通常由損益表開始,損益表則由銷售額的預估開始。預估銷售額時,將產品拆分的樂細越好,並拆分為數量×單價。有既定計畫時固可按計畫填列,若沒有時,亦不宜憑直覺隨意估計。可行作法例如採歷史銷售數據,以Excel表中之線性函數預估數量。歷史期間的選擇並無一定,單看哪一段期間能代表最近的趨勢而定。當銷售金額決定後,其他科目就依其與銷售金額間的百分比關係決定,這就是銷售百分比法。銷售百分比要考慮以下兩點:
過去歷史經驗.
同業表現。
當預估損益表編製完成後,編制預估資產負債表前,同樣應基於過去歷史經驗與同業表現,決定下列變數,以合理預估資產負債表。
資本支出需求(應配合營收規模)。
估計折舊費用(應配合資本支出計畫)。
負債比率(歷史經驗與同業表現)。
應收帳款週轉天數(歷史經驗與同業表現)。
存貨週轉天數(歷史經驗與同業表現)。
應付帳款週轉天數(歷史經驗與同業表現)。
股利支付率(歷史經驗與同業表現)。
資本結構(歷史經驗與同業表現)。
股本與資本公積變動數(由資本結構推算)。
借款增加數(由資本結構推算)。
其他非流動資產與負債可忽略或假定不變動,部分與營業額關係密切者,則可依營業額一定比例估計。當預估損益表與資產負債表編制完成後,即可依這兩張報表編制預估現金流量表。
結論
財測無法以「正確性」評斷其品質,更不能以事後觀點評價其良莠。財測講究的是邏輯性,應該能讓閱讀者由現有已知資訊逐步推導至結論。常用之方法係將所需預測之財務數字予以拆分,藉由拆分後所得之關鍵變數推導而得。變數設定通常係以公司歷史財務數據及同業表現為基礎,搭配公司未來營運計畫、總體經濟環境及產業競爭情況預估。估計時可適當採用統計模型,讓估計之財務數據更具說服力。